7月4日下午,我校在行远楼五楼视频会议室召开期末教学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暑期重点教学工作,谋划新学期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副校长汪时珍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教务处、各二级学院(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汪时珍副校长主持。
汪时珍副就暑期重点工作提出七项具体要求:一是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校级项目申报工作,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教师参与,通过项目建设促进教学成果转化,切实支撑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同时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着力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高质量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优质平台;二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各教学单位教学大纲修订和教案编写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教学目标;三是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各学院要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四是科学谋划专业建设,各学院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新专业申报、预申报及“十五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微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五是重视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培育工作,对推荐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优秀项目团队,组织专家进行多轮打磨,力争在省级赛事中取得突破性成绩,展现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六是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各学院要以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契机,深入实施“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提升计划,系统构建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教学竞赛能力,同时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严格落实新进教师试讲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确保新教师站稳站好讲台,为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教务处处长经庭如围绕校级质量工程申报、新专业申报及预申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项目打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校赛筹备动员、招生宣传和录取、转专业工作落实、课程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基本建设项目库、学科专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教师暑期培训学习、优秀教材奖申报等11项暑期教学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议要求,各教学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暑期各项工作落实,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图、文/赵慧婷 审核/经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