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参赛基础,以最佳状态迎接第五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省际决赛,11月4日,我校在格物楼智慧教室举办了赛前第二轮培训指导会。会议再次邀请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廖晓慧老师及校内多名资深专家组成指导团队,聚焦实战模拟,为参赛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赛前赋能。副校长汪时珍、教务处相关负责人、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及全体参赛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经庭如主持。

会上,汪时珍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专家团队不辞辛劳、倾囊相授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当前已进入决赛倒计时的最关键阶段,全体参赛教师和保障团队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他就冲刺阶段的备赛工作提出三点核心要求:一要聚焦内涵,深化创新,要求教师们超越形式展示,深入挖掘教学创新解决的实际问题、遵循的教育规律及其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贡献,讲好创新背后的故事与道理;二要融会贯通,彰显自信,要将专家指导意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对汇报内容了然于胸,展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专业自信与人格魅力;三要协同发力,强化保障,各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为参赛教师创造最优的备赛环境,凝聚全校之力,确保以最佳状态亮相决赛舞台。

经庭如处长指出,本轮培训是继首次指导后的深化与升华,重在查漏补缺、精雕细琢,力求参赛教师的汇报展示在规范性、创新性与感染力上实现新的跃升。各参赛教师要认真梳理、消化吸收专家点评精髓与校领导指示,立即投入到对汇报内容的进一步打磨与演练中,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他表示,教务处将协同各方,持续做好组织协调与条件保障工作,为参赛教师决胜决赛继续保驾护航。
模拟汇报环节,参赛教师们依次登台,在限定时间内完整呈现了各自的教学创新汇报展示。相较前期,本次汇报在逻辑脉络的清晰度、创新要素的聚焦度、支撑证据的丰富性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呈现上,均展现出显著的优化与提升,体现了教师们吸收首次指导建议后的深刻反思与有效改进。评审环节,由廖晓慧老师领衔,联合校内资深专家构成的指导团,以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评审经验,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对一”的深度把脉和“靶向性”的精准辅导。专家们的点评由表及里,不仅精准指导了汇报呈现的技巧,更深度剖析了教学创新背后的学理依据、严密的设计逻辑、清晰的实施路径以及科学的成效评价体系,并提出了诸多前瞻性的见解与可操作的优化方案,引发了与会教师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此次高规格、精准化的指导,既是对参赛团队的最终赋能,更是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矢志锻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学校聚焦内涵建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今后,学校将持续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机制,将备赛、参赛过程中凝聚的智慧与成果,有效转化为驱动日常教学创新的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地向着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图、文/赵慧婷 审核/经庭如)